籍贯在浙北,具体地方不透露了。自认为应该是“南方人”吧。

小年夜要请灶神上天。摆一桌子酒菜,香烛供拜。拜完了烧锡箔纸折成的元宝(意思是贿赂灶神,让他上天向玉帝说好话)。
等元宝烧完了(意思是灶王爷收下了),就把厨房间灶头――老房子有土灶,现在都是煤气灶了,一般人家会把灶神像贴在煤气灶旁边的墙上――贴着的灶神像揭下来,放到烧元宝的灰烬上烧掉。
烧完后熄灭烛火,算是完成了“送”的仪式。等到大年三十再“接”回来――把新的灶神像贴到原来的位置上。

小年夜开始,是真正进入了过年时间。
接下来分别要请祖宗、请各路菩萨,要洒扫除尘,要准备一些过年的食物(不是泛指年货,年货早就开始准备了),一直断断续续忙到大年三十,初一开始才空闲下来,穿着新衣服走亲戚拜年。

其实到我这一代,上述这些“规矩”已经不***楚了――比如摆盘要用什么菜,元宝要烧多少数量,请的方向是朝门里还是门外,拜的手势是合十还是抱拳(一般合十是拜菩萨,抱拳是拜祖宗),等等。
看奶奶妈妈辈弄这些,在旁边打打下手是挺有意思的。但如果全程要我自己操刀,那估计是不可能了。